湖南日报丨长沙汉代王陵遗址发现第一座墓地基本结构

2024-04-13 -

6月13日,考古爱好者在长沙汉代王陵遗址“庙坡山墓地”体验横断面考古考察。郭丽良 摄

陵园建筑包括哪三个部分_陵园的建筑_陵园结构

湖南日报6月13日电(记者龙文阳通讯员张竹清)今天,长沙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展公众考古活动,长沙汉王墓遗址首次向公众开放。 该研究院透露,经过勘察勘探,遗址内麻坡山-庙坡山墓地结构已基本明确。 该墓地将作为首个案例,为今后探索其他墓地的边界和内部结构,进一步了解汉代的结构、丧葬制度和丧葬思想提供依据。

汉长沙国是我国西汉初期至东汉初期的重要诸侯国之一。 据史料记载,吴氏长沙王共有5代,其次是刘氏8代、9代长沙王。 汉长沙王国持续了约220年。

“秦、西汉时期的帝王、诸侯以陵园为墓区,并修筑陵墙作为墓区的界址。皇帝陵墓和诸侯陵墓为中心布局,皇后、皇后、部分妃嫔及其子孙的坟墓都配有各种祭祀设施等,每一代长沙王也不例外。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何旭红介绍说,长沙汉王墓遗址目前发现的高级墓葬有26座,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遗址之一。我国西汉至东汉初期的王陵数量最多、面积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 探索每一个坟墓都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选择麻坡山保存最完整的庙坡山墓地作为第一个考察对象。

麻坡山-庙坡山陵园位于银山路与北二环路口西北角。 其中约一半属于望城区和岳麓区。 位于正在筹建的考古遗址公园南侧。

长沙汉王陵考古队领队郑光介绍,经过2016年至今的勘探调查,麻婆山-庙婆山墓地的范围和结构已基本明确。 墓地平面形状呈长方形,长约530米,宽约230米。 城墙保存较差,大多只有地下部分,宽约3至8米。 马坡山汉墓中有规模较大的汉墓2座。 目前仅探索了墓道的一小部分; 庙坡山汉墓为竖穴岩土坑木棺墓。 平面呈“A”字形,由印章、墓坑、墓道组成。 由3部分组成。 连接麻坡山、庙坡山两峰的平台上有一座陵墓式建筑。 随葬墓葬或陪坑4座,均为竖穴土坑墓。 此外,还有其他几处性质未定的遗址。

长沙之声CSSY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 : 没有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