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女儿在美国去世
新华社莫斯科4月4日电(记者文欣)塔斯社4日援引马雅可夫斯基国立博物馆消息报道称,俄罗斯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女儿帕特里夏是在美国秘密恋情的产物。 · 汤普森于4月1日在美国纽约去世,享年89岁。
博物馆馆长洛博夫表示,他4日收到帕特里夏儿子的一封信,信中写道:“我的母亲上周五早上在纽约去世了。”
帕特里夏出生于1926年,是马雅可夫斯基唯一的女儿。 她的俄语名字是叶莲娜·弗拉基米罗芙娜·马雅可夫斯基。 她是纽约城市大学名誉教授、家庭关系专家、作家和编辑。 她创作了20多部作品,其中包括在马雅可夫斯基诞辰100周年时出版的《曼哈顿的马雅可夫斯基》。 。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是俄罗斯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语言独特、形式新颖,对20世纪世界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1925年7月,马雅可夫斯基来到纽约举办海报展。 在一次诗歌聚会上,他结识了俄罗斯华侨女子伊丽莎白,并开始了一段秘密恋情。 诗人在美国之行期间始终有伊丽莎白陪伴。 他在美国创作了《布鲁克林桥》等10首诗。 马雅可夫斯基在纽约待了三个月,回到苏联后帕特里夏出生了。
1928年10月,马雅可夫斯基唯一一次见到他的女儿。 当时,伊丽莎白和女儿正在法国尼斯处理事务,而诗人恰好在巴黎。 帕特里夏回忆起在尼斯的那次会面,她说:“我记得父亲有一双伸向天空的长腿和一双有力的手。” 马雅可夫斯基在尼斯停留了两天,他的女儿送给父亲一支派克钢笔作为礼物,至今仍保存在马雅可夫斯基博物馆中。
1930年4月14日,马雅可夫斯基自杀。 伊丽莎白从报纸上得知了这个消息。 几年后,伊丽莎白结婚了,但为了自己和女儿的安全,她对与马雅可夫斯基的关系保密。 帕特里夏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一直都知道我的父亲是马雅可夫斯基,我家里也一直有他的书。我的母亲从来没有对我撒过谎,也没有向她的丈夫隐瞒这一点。”
1985年去世前,伊丽莎白给女儿留下了六盘记录她生活的磁带,详细记录了她与马雅可夫斯基的关系。
1991年夏天,帕特里夏前往莫斯科新圣女公墓为父亲扫墓,并将母亲的骨灰安葬在父亲的墓碑旁,完成了她的夙愿。 她说:“母亲去世后,我一直希望有这么一天。她生前,他们在一起度过了幸福的三个月;她去世后,他们将永远在一起。”
2013年,帕特里夏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死后安葬在俄罗斯。 (超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