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是青春的坟墓”:让人成熟的不是时间,而是经历
对于很多人来说,青春是一本匆匆读完的书,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它就合上了。然而青春逝去之后,我们却总是故作慌张,学着文人般的失落与伤感。
今天小月给大家推荐畅销书作家齐金年的首本散文集《床是青春的坟墓》,我们高中的时候,同学们都喜欢用《床是青春的坟墓》来鼓励彼此努力学习。
也正是如此,齐瑾年在书中讲述了自己作为学生的青春岁月,交织着各种情绪、叛逆、学业,是一群人共同的回忆。此次在掌阅商城上架的新版为全新改版,特别添加了:《床是青春的坟墓》(同名小说),欢迎阅读。
或许,你也曾有过这样的青春。
在我盲目卑微生活的那些年里,我常常回忆,从九十年代那个令人难忘的夏天到现在,有多少个不眠之夜,因为大雨而无法入睡。
仿佛在这场雷雨的倾盆大雨中,每一滴响亮的雨滴,都在用清脆悦耳的声音诉说着那些感人的青春夏天,人们如何“一手撑着酷暑,一手写下千言万语”,心中立下坚定的誓言,不相信时间的力量。
这样的夏天,最终只留下一道长长的、孤独的影子。阴影深处,偶尔闪烁着一些再也看不见的脸。背景永远是墨色。你走了。身影的轮廓迅速退入浓墨,眉宇间的光亮却如此耀眼,无法融入夜色。
当我想到这一点时,我感觉——
这是一个适合留在记忆里的笑容。
夏日的某个傍晚——应该是五月,因为下着大雨,清澈的阳光和云影洒满空荡荡的教室,美得让我情愿呆在那里多学习一会儿——那是五月才有的阳光——可你却走进来,让我一时不知所措。果然,我们从不愉快的话题开始,从沉默和僵持,很快走向了争吵的临界点。
于是,我二话不说就从脖子上取下项链,还给了你;几乎与此同时,你却板着脸转过身,把它扔出了窗外——而后那个美丽的夜晚就像是碎成了碎片的瓷器,在地上留下一片狼藉。
对你来说,这种行为的代价可能是五分钟后你就会后悔,冲下楼,蹲下身子在草丛里寻找那条当时对你来说很贵重的项链。但对我来说,我花了很多年才在每次经过珠宝店时,凭借对它外观和质地的记忆,找到另一条相同的项链。
毕竟,我记得你说的话——从你认识我的第一天起,你每天省下一美元。你省了将近三年,终于为我买下了它。于是,我不自觉地想象着你经常在商店门前徘徊,有时走进来,天真而傻乎乎地靠在柜台前,低着头,鼻子几乎贴在柜台玻璃上,反复观察着那条项链,犹豫着价签上的数字,最后总是默默地走开。
这显然不是表达感情的最佳方式,但我们总找不到其他办法,总以为物品可以代替思念和承诺,让我们永远留在彼此的生命里。
这些过去的事情自然而被后来发生的更多的事情所冲淡,模糊了快乐和悲伤的界限。
一切都夹杂着淡淡的怀念,像深冬玻璃窗上模糊迷离的霜冻,轻轻拭去一片,才能清晰看见昔日的情感。
毕业的时候,我依依不舍,你从校服上摘下一颗纽扣给我,用细细的红鱼线串起来,系在我的手腕上,没有问我的意见,就打了个结,然后抬头专注地看着我,没有说一句话,却带着“不脱”的意思,我其实很感动。
几年后,我收到你的来信。我从收发室里拿出牛皮纸信封,看到信封右下角的字,激动得眼泪都出来了。我立刻撕开,迫不及待地坐在路边的石阶上,一遍遍地读着。当看到结尾那句“我等着你的好消息”时,眼泪终于落了下来。
从那时候起,我就把这封信放在我的书包里。很多时候,当我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就会低下头,打开书包,从最里层拿出信,一眼读出那些我已熟记于心的文字。我总是在最后闭上眼睛,觉得我们走过的这些年,那些岁月里的回忆——与他人的回忆并无二致,却在自己的感觉里显得格外孤独和英雄——其实是在表明,一切都没有白费。
就像您现在总说的,在那些无知的日子里,我们这些青春期迷茫的孩子,总是需要经历一些喧闹的忧伤,才会渐渐学会忍耐,学会平和。
那时的我总是那么轻易的转换立场,仿佛这个世界真的欠我一个天堂,所以我认真的以为自己才是最悲惨的那个,我也深陷其中,却不需要被拯救。
2004年,高三的时候,心情低落的晚自习时,我从书包里拿出这封信,看了看。心里很难过,犹豫了片刻,把信末的“我等着你的好消息”这句话剪了下来。然后,把这张宽一厘米,长四厘米的纸条贴在课桌边上,只要低头就能看见。
从那以后,每当我陷入混乱,感觉再也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就会低头看到这些温暖的文字,它们静静地等待在那里,安慰着那些无处可躲、如同溺水一般无助的人们。
那是我高三的时候,一切都讲究效率,我甚至可以节省时间低头去书包里找信,低头读出我最想看到的那句话:
我在等你的好消息
现在回想起来,我不得不承认,这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支撑那一年的全部力量。
2005年,高考前15天,我放学了,放学那天中午,我匆匆收拾好教室、宿舍里的东西,准备离开学校。所有的书本、杂物多得让我目瞪口呆,我雇了两个搬运工跑了两趟才把它们抬到楼下,塞满了车后盖、后座、副驾驶座。
妈妈已经把车开上高速公路,当离学校还有一百多公里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我把所有的东西都带走了,却忘了带走你写在我书桌边上的那句话。
我在等你的好消息
那一刻,我几乎失去了控制,疯狂地从包里掏出那封信,想象着自己不小心把它撕下来拿走了。
可是,没有,信纸末端的那个长方形小缝隙,就像是一道伤疤一样,依然留在那里。
我在等你的好消息
——我那么努力,以为夺走了一切,却失去了无法弥补的,只有你的祝福。
这就像一个关于人生的隐喻:我们只抓住那些看似巨大,实质上却微不足道的东西;而失去的永远是无法弥补的部分,因为它微小甚至看不见。比如,我们因成长而失去青春,因金钱而失去幸福,因名誉而失去自由……
那天我坐在车里,离你的祝福越来越远。路上满是寂静的夏日黄昏,焦急而悲伤的蝉鸣,还有暗红色的云彩。车窗外转瞬即逝的绿色,快得被拉长成一条线,仿佛所有的风景都串成了项链,轻轻地为我戴上。
一切都像一本诗集——展示已久,却从未被仔细阅读、感受。
世间此刻,有那么多人来了又去,总有一天,会是我们的末日。但我却常常无端地担心,希望在这样的离别时刻,不会忘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什么无法弥补的东西。
但如果我没有为失去它而感到遗憾,我又怎么会知道它有如此无可挽回的重要性呢?这又是一个经不起质疑的循环。
所以,人应该经受住希望的诱惑,像河流一样生活,漫长而深情地流淌,静静地穿过广阔的平原,深深的山谷,以及生命中无尽的孤独和寒冷。
因为我们知道人情淡薄,我们不会太在意别人,或者我们太累了,不想做没有回报的事情。但为什么我还是怀念以前我们毫无保留,你愿意为我挡住酷暑和凉风的时光?
那就是从未悲伤地坐在我身边的你。
那是,坐在你身边,从来就没有开心过的我——可惜,当一曲终了,所有人都走了之后,我才恍然发现,真正的不开心,是不能再有你坐在我身边。
小月认为,青春就像一本泛黄的相册,里面的风景和人像都已模糊,只有再看一眼,才能记起那时的激情和奔放。
时光终究会流逝,青春也终究会凋零。
今日推荐
床是青春的坟墓
撰稿人:齐金年
▼
扫描二维码查看《床是青春的坟墓》
这是畅销书作家齐锦年的第一本散文集,此次作者对其进行了逐章逐节的修订,并特别添加了:《被子是青春的坟墓》(同名小说),更完整地呈现了那些年我们曾经拥有的共同青春记忆。书中收录了《远方的小镇》、《被子是青春的坟墓》等多部写残酷、纠结、温馨或忧郁的青葱岁月的经典作品,有青春期的叛逆与成长,有青春的荒诞与奔放,也有美好岁月的友情与温馨。优美的文笔唤醒了我们正在经历或曾经经历过的内心的悸动。
今天的讨论
你的青春有哪些难忘的回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