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白狼河古墓看似由石头构成,其实是由三河土构成的。
潍坊传媒网讯 今年持续干旱导致我市多处水库干涸见底,近日,在已近枯竭的白浪河水库内,因水位下降,一座沉睡百年的古墓露出水面,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白浪河水库大坝南面约400米的古墓发掘区,不少人过来看热闹,一位当地老人向我们介绍了这里原来的情况。
当地居民吉照星:这里原本有一条小河,叫白浪河,后来修水库,村子搬迁,修了水坝,这里就被淹没了,变成了一滩水。
据了解,白浪河水库修建后,上世纪80年代干涸见底,但当时并未发现这座古墓。近日白浪河干涸后,不少市民驾车前往库区参观,有市民无意中发现了这座古墓。
军埠口派出所副所长 孙文来:8月15日晚10点左右,有人拨打110报警,说是开车经过白浪河水库,开车的时候,一个车轮陷在了地面的裂缝里,他下去查看的时候,发现露出了一个像屋檐一样的东西,也就是墓穴的西角,看到了一些花纹、瓦片之类的东西。
- 广告热线: / 网站 / 软件: 客服热线: 技术维护: 天泽科技
版权所有 潍坊市广播电视台 潍坊市广播影视集团 地址:潍坊市胜利东街85号广电大厦 邮编:鲁ICP备号
扫描阅读新闻
随后,当地文物部门立即赶赴现场开展勘察工作,初步认定为清代墓葬后,立即报省文物局批准,开展墓葬区的抢救性发掘工作。
潍坊市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 刘洋:东西长5米,南北长8.5米(含天井),是一座夫妻墓,年代为清末。
由于遗址内未发现墓碑,且从墓门铭文难以辨认墓主,诸多未解之谜使得这座新发现的古墓更加充满神秘色彩。
潍坊市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刘洋:根据出土的两枚铜钱判断,是道光时期的;根据这座墓葬的制造工艺判断,当时是用三河泥土,用木头做模具,经过捶打然后塑形,看上去像石头,但其实不是石头。
经过十多天的清理,古墓的面貌已基本显露出来。
整个墓区坐北朝南,门楣上精美的花纹和墓额上的“筑霞寺”、“藏珍阁”等字样清晰可见。
由于古墓地势较低,在发掘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地下水渗漏,也给发掘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考古技术人员郝孟全:现在我们一边抽水,一边施工,墓室内还有楹联、横联,我们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墓室内的楹联、横联进行打磨。
潍坊白狼河古墓看似石头,实则三河土(12)
文物工作人员介绍,从墓葬的完整性判断,两座墓葬很可能是几十年前被盗墓,但对这一墓区的发掘和抢救仍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记者:徐新民 通讯员:孙志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