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随笔: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2024-04-14 -

大同煤矿万人坑纪念馆简介_1937年大同煤矿万人坑_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如果没有真正感受到的话很难理解。

3月6日,我和老人去参观了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

我早在20世纪70年代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大同煤矿万人坑纪念馆了。 当时,除了小学课本上的这样一段文字外,印象最深的就是姐姐随学校组织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团来到大同。 我曾参观过万人坑一次。

那时我还太小,无法参加。

20世纪70年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尤其仪式化。 姐妹们不仅参观了大同乱葬岗纪念馆,还有着强烈的使命感。

参观结束返回学校后,在学校的组织下,全校师生又开展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此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持续了约半个月。 在这次活动中,姐姐和其他高年级同学写下了参观的真实感受,并以一对多的形式向我们低年级的同学进行了宣传和讲解。

1937年大同煤矿万人坑_大同煤矿万人坑纪念馆简介_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

每次我发言时,姐姐和她的高年级同学都会泪流满面,真实地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愤恨和对遇难矿工的哀悼。

那次爱国主义教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永远不会忘记。

大同煤矿万人坑纪念馆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观大同乱葬岗纪念馆,亲自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成了我的心愿。

3月5日,我在网上搜索了万人坑遗址纪念馆的位置。 那是在大同市梅峪口煤矿的一座山上。 我也搜索了巴士路线。 我从家门口坐公交车到新平旺,倒车到梅峪口煤矿。 然后我走了几步。 沿里山路即可到达。

做好准备后,我静下心来,于3月6日上午9点左右出发,顺利到达目的地。

到达目的地后,大同煤矿万人遗址纪念馆无需门票,只需登记即可。

走着走着,环顾四周,只见一座庄严肃穆的建筑,呈山形,外观呈黑灰色。

我和老人从入口走进纪念馆的展厅。 大厅内灯光昏暗,气氛凝重。 入口处有矿工正在工作的浮雕,包括当时遗留下来的采煤工具和简单的矿山机械。 还有一段玻璃覆盖的维修站轨道。

再往里走,展厅被分为几个部分。 有的表现日寇的丑恶暴行,有的表现矿工的工作、生活环境。 其中有矿工穿的衣服和他们居住的泥屋。 有日本汉奸、伪军、屠杀迫害矿工的图片、照片,还有幸存者的故事等。

山脚下乱葬坑的残骸里堆满了白骨,坑里堆放着死去的矿工尸体。 一些矿工在还有生命迹象时就被扔了进去。

大约用了40分钟就完成了游览。

出了矿坑,走上山形,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石碑雕刻,上面记录着大同煤矿从北魏至今的发展历史。

再往上就是山上坑的陈列馆。 大厅内摆放着纪念花圈和贡品。 有两个坑,堆放着死去的矿工。 走在展厅里,我感到压抑和悲伤。 我不想说话,就默默地结束了整个行程。

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展线长645米。 从展厅看去,再现了日本侵略者掠夺我国煤炭资源、迫害煤矿工人的历史。

日本侵略者八年掠夺了我国煤炭资源1400万吨,却对矿工进行非人道对待。 恶劣的工作环境和超负荷的劳动强度,导致6万多名矿工非正常死亡。 有些矿工在临死前被遗​​弃在荒野或废弃的矿井里。 就这样形成了20多个乱葬坑。 个人的。

这次访问,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再次在我脑海中响起,我深刻认识到,国富民强,和平是国家强盛之本。

从展厅出来后,我就跟着老人一起下山了。 这时我才发现我连照片都没拍。

这次两会期间的爱国主义教育之旅,不仅实现了我儿时的心愿,也深深触动了我的心。

不忘国耻、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国富才能民强。

五星级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嘹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我们从此繁荣富强。

用原创的文字记录生活的每一个瞬间,让温暖在字里行间自然流淌。

记录生活,温暖自然而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 : 圣墓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