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委书记于爱华谈城市发展和文化保护:安庆一定要赢好手中的“好牌”
旧城改造,如何处理建设与保护的关系? 10月中旬,安庆市委书记于爱华就诸多关心的问题接受了新安晚报记者专访。
安庆市委书记于爱华(中)与记者合影。
>>>谈转型
让老安庆重新焕发活力
记者:人民路改造将拆除一些较新的建筑,保护一些危旧的旧建筑。 为什么?
于爱华:发展不能以牺牲文化为代价,文化必须传承。 人民路周围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数十个景点。 全部按照原照片一一还原、复原,让所有无法辨认的文物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才能让老安庆活起来。 ,重新发现安庆的丰富和文化。 政府不能急功近利。 要肯加大投入,善于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以旧换新”,打造“新安庆百景”。
>>>谈谈防护
发展不能牺牲文化
记者:如何处理城市建设与文化保护的关系?
于爱华: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城市建设不应该是形象工程,而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过去,我们搞建设,只注重“建设”,忽视“保护”和“管理”; 我们注重“物质”而忽视“文化”; 我们关注“地上”而忽略“地下”。 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文物修复等工作是看不见的,但这却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政绩观的标准。 安庆历史悠久。 如果不凸显丰富的历史,新城就没有特色。 如果为了发展而牺牲文化,就没有城市认同。
>>>谈谈优点
安庆有一张“好牌”
记者:安庆文化底蕴深厚。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于爱华:安庆有一张“好牌”,必须把“好牌”变成“赢球”。 一张“好牌”的基础是:一是安庆人民有才有德、有勇有谋,重情重义; 二是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三是区位优势明显,临江临海。 地处三省交界处,是区域性中心城市; 第四个国家政策重叠,拥有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平台。 这些优势是安庆厚积薄发、奋起直追的重要条件。
为了历史,安庆“赔钱”换取未来
连日来,安庆人民路隔离区的施工声此起彼伏。
河边不远处,一座老工厂俯瞰着河面。 这里曾经是安庆著名的活塞环老厂。 随着老厂区的搬迁,这块土地已经腾出。
释放出来的土地该如何使用? 面朝长江,背靠正在修缮的人民路。 如果政府拍卖的话,至少能卖到数亿元。 不过,安庆市最终决定不拆除老工厂,而是在老工厂的基础上建设综合博物馆。
对于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建设的安庆市来说,这无疑是一笔“亏本”生意。
正在进行大规模建设的安庆将打好文化牌。
老厂规划,贡献未来
当政府做出亏本交易的决定时,引起了民众的广泛热议和掌声。 安庆文史学者张建初等一批文化人士盛赞此举是“对未来的贡献”。
如何“为未来做贡献”? 让我们从这座老工厂开始吧。
这家老工厂位于安庆市沿江路,靠近长江。 老厂北墙外有“登云坡”和汉武帝刘彻南巡的圣救世主大教堂; 南边有“探花地”、“国宝”清真寺。 附近省市级文保单位数不胜数:几百米外就有陈独秀故居、江西会馆、太平天国陈玉成的英王府。 不远处还有卤狮子、国火街历史风貌保护区、百年作坊。 “胡玉梅”店等
可以说,这一带和人民路一样,足以证明安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有学者考证,这座已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工厂里有两栋建筑。 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兵工学堂旧址很可能就位于此地。
“拍卖几个亿给开发商很容易,但这不符合安庆自身的城市发展定位。对于这样一座文化丰富的老城,我们的政策是改造它,花几百亿建设新城。”在新区,这是快速而容易的,但安庆有着丰富的历史,如果不突出安庆丰富的历史文化,城市建设就没有特色,就会和千城一样。 安庆市委书记于爱华在接受新安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旧城改造中,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当下与当下的关系。长期的,以及给予和索取之间的关系。
这座老工厂最终的命运是:到2017年,将改造成综合性博物馆和文化艺术综合体。
旧城改造扩大文化保护范围
离老厂区不远的人民路正在紧锣密鼓地改造建设中。
人民路周边一平方公里内有数十名国家、省、市保安。 毫不夸张地说,这里是安徽省机密文件最集中的地方。 因见证了1911年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变迁,被誉为安徽现代文明的发祥地。
改造后的人民路将成为安庆市最大的商业步行街。 这是否会损害两侧的文化遗产?
“人民路改造的立足点之一就是保护好各个历史阶段的少量文物,并通过多种方式展示文物的内涵。” 安庆市重点工程建设局常务副局长王怀忠表示,人民路步行街建设过程中,将协调历史文化、旅游休闲等元素; 周边文物建筑按照修旧原则进行修缮和维护,展现安庆历史文化风貌。 未来劝业场还将设立一座小型文化博物馆,展示人民路的历史沿革及周边文化。
“人民路步行街与南部的刀炮石历史街区、大南门历史街区连成一体,三者统筹规划、统一实施,有利于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和旅游景点,达到汇聚效应。” 安庆在今年年初召开的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王军提出,人民路综合改造应将刀炮石历史街区保护范围扩大到包括墨子巷、清节堂、四牌楼、前牌楼、达尔朗等。巷、小二郎巷。 其中:重点保护街区内的老字号店铺、救世主大教堂等文物古迹。
“千年古城的布局、独特的地域文化、精神景观及其在我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构成了安庆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内涵。人民路改造工程也将成为安庆古建筑保护的成功范例。” 王怀忠表示,随着旧城改造的启动,人民路及周边地区文物保护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天主教会现在是“国家安全”。
许多文物古迹面临危险
并不是所有的古建筑都像老活塞环厂那样幸运。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里曾经有很多在全国其他地方都很少见的文物古迹,但由于种种原因已经不复存在。 “如今安庆军械库遗址已难寻,安庆人民纪念曾国藩修建的‘曾公祠’已不复存在。徐锡麟起义旧址、孙中山故址……森的讲话目前只留下了保护性的迹象。” 为了老人。 安庆人吴能说,这些地方都是他小时候经常去的地方。
”陈延年、陈乔年(二人为陈独秀之子)目前研究区居住7户,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瞭望塔居住4户。均为文物保护单位,不可拆除由于无人管理和维修,两栋房屋的状况越来越差,屋顶、房梁、门等都摇摇欲坠。”南水会综合治理委员会委员何继红说。安庆市社区居委会表示,每年汛期或台风来袭时,社会居委会24小时待命,只为无忧无虑。 事故。
不远处,“英国亲王府”破败的景象令人心痛。 太平军王陈玉成的宅邸东侧“配殿”被烧毁,“正殿”部分屋檐倒塌断裂。 何继红建议:“文物保护不仅仅是每年挂个牌子或者做象征性的修复,更需要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一群人为一座城市努力奋斗
还有一群人在为保护濒临灭绝的古建筑而努力。 35岁的查健就是其中之一。
20世纪90年代末,查健出国留学。 当他度假回来时,看到“县下坡历史街区”已被拆成碎片,改建为龙门社区。 “当时我还年轻,冲动,就跑到现场拆迁办去质问他们。” 但工作人员却说:“年轻人,你懂什么?滚出去!”
1999年,距县城下坡西侧不远的四方市开始整治。 查健记忆犹新的是1999年至2000年拆迁的关键时期。“200多天,我风雨无阻地去四方市,期间没有间断过。有一天,我去了四方市。”每天在古城墙遗址,我成功地保存了现在西段北端约十米的古城墙,拍了很多古城墙的照片,还画了《安庆古城》。城墙剖面结构图。”
多年来,查健走访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的图书馆、博物馆,探寻安庆老建筑的前世今生。 有时他也会向海外朋友寻求帮助。
安庆天主教堂四大组成部分之一的庭院被拆除。 经查健等人号召,该院被重建,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政府部门宣布,天主教堂对面的住宅区即将被拆除。 经过反复考证,他确认这是安庆圣母大教堂供礼拜用的历史建筑。 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三分校旧址。 随后对其进行了规划和修复。
文物保护日益受到重视
“安庆的文物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在城市规划中对文物做出让步,一些建设直接以文化和文物为中心。” 安庆市文化广电局文物管理局局长华庆生在接受新安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桥楼原是安庆府的大门。 安徽建省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布政使由江宁(今南京)迁至安庆。 桥楼被重新用作省政大门,成为安徽建省的标志性建筑。 2004年,安庆一中斥资回购产权。 但由于风雨侵蚀,年久失修,桥楼已是摇摇欲坠。 应该做什么? 有人说:拆了建楼。 有人说:这是文物部门的事,与学校无关。 然而,安庆一中却做出了自筹资金修复乔楼的决定,变“外事”为“内事”。 同时,校园内的孔庙大成门、安徽省图书馆等古建筑也得到了保护后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除了保护桥楼的成功范例外,华庆生还表示,近年来,安庆市多渠道筹集资金2.1亿元,重点修复十太师地(赵朴初故居)、陈独秀墓、旧址等。安徽邮政管理局旧址、明伦堂、探花同仁医院、安徽大学红楼、景福书院、江西会馆等一批文物古迹。(安庆日报周业江刘桥/文卞世鹏/照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