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记忆】辉县博物馆-墓画像砖

2024-05-08 -

画像砖画像石_画像砖对后世的影响_墓室画像砖

墓室画像砖_画像砖画像石_画像砖对后世的影响

《文化记忆》

文物承载着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 它们是人类的艺术瑰宝,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密码。 博物馆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责任,可以带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感受时代的变迁,重温城市的记忆。 辉县传媒中心特别推出“文物记忆”栏目,带大家走进辉县博物馆,开启远古探索之旅,了解博物馆展品背后的故事,感受辉县和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 文化魅力。

画像砖画像石_墓室画像砖_画像砖对后世的影响

墓画像砖

墓室画像砖_画像砖画像石_画像砖对后世的影响

画像砖画像石_画像砖对后世的影响_墓室画像砖

画像砖画像石_墓室画像砖_画像砖对后世的影响

在墓葬砖石上以绘画、雕刻、镂刻等方式呈现图画的方法统称为画像砖。 汉代开始大量出现画像砖。 图片内容与当时社会流行的神道、神仙思想密切相关,反映了人们对“永生”的希望。 魏晋时期的甘肃河西地区,更多反映西北各民族生产、生活、狩猎、宴饮等题材的内容出现在画像砖中,刮起了一股“入伍”的清新之风。世贸组织”。 到了宋代,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佛教日益融入中国文化,画像砖的内容和题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反映百姓日常生活的内容成为主流。 受佛教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各种花卉纹饰、枝条等大量出现。 此外,“二十四孝”等儒家文化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也进入了画像砖的题材,凸显了宋代的礼仪文化特色。 辉县姚平宋墓出土的釉面彩绘肖像砖在甘肃尤为独特。

高浮雕武士雕像砖

这是一种持有坟墓的武士门神的雕像。 1973年12月,杜发功在徽县大河店乡小河村收集。 武士头戴将军头盔,两侧飘带飘扬。 他半边脸都皱着,眉头紧皱,眼睛睁得大大的,充满了愤怒,鼻子高高的,又尖又尖。 其下有脸颊,胸前飘浮着胡须。 肩膀和手臂上饰有铠甲,胸前系着丝带。 腰带下是作战裙,挂在膝盖后面,脚下是作战靴。 两块砖分别刻有上半身和下半身,组成一尊完整的武士雕像。 他面容威严,右手执剑,一身正气。 砖长64.5厘米,宽31.5厘米,厚5.5厘米,重11.1公斤。 纯黄土色,非金属光泽,土色光泽,国家一级文物。

画像砖对后世的影响_墓室画像砖_画像砖画像石

兽面浮雕肖像砖

永宁六河村出土。 砖上刻有兽面,造型栩栩如生,工艺精细。 砖呈正方形,长29厘米,宽30厘米,厚5厘米。 重6.22公斤。 颜色单一,保存完好。 宋代随葬品,国家一级文物。

墓室画像砖_画像砖画像石_画像砖对后世的影响

视频及图片:张琳琳、何心静

资料提供:辉县博物馆

制片人:王建东 审稿人:马文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