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老城失落的关帝庙

2024-04-19 -

□巩毅

重庆关岳庙是重庆市渝中区仅存的道教宫观。 抗战时期,关岳庙每年春秋两季祭祀前线阵亡将士。 这里也是川军出征抗日和中国远征军出征仪式的举办地。 其丰富的抗战文化,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写下了重要的篇章。

都友街原关帝庙

唐代,道教在重庆建庙。 位于重庆解放碑附近的杜友街(今民权路),曾有一座关岳庙道观。 它建于400多年前。 它经历过辉煌时刻,又经历过孤独,让大多数重庆人都不知道它的真实身份。 只留给人们“关庙”这个地名概念。

其实,民权路建设公寓后面的寺庙就是历史悠久的重庆关岳庙。 这座关岳庙原名关帝庙。 因祭祀关羽而得名。 是明神宗、金朝拥戴关羽称帝后修建的。 由于地处主城中心,曾是川东地区最大、最受欢迎的道观。

重庆关帝庙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魏晋时期北朝宫殿风格,布局对称,雄伟壮观,重檐斗拱,气势磅礴。 全寺共有殿堂36间,正殿三间。 正殿供奉关羽雕像,高3米。 总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 原联“拥正统,显信威九州,成节以忠忠三国”。

关羽死后,他的形象逐渐被后人神化。 他受到历届朝廷的嘉奖。 清代被尊为“忠义之神、武陵幽、仁勇武、关圣大帝”,被尊为“武圣”、“文圣”。 孔子同样有名。 道教称他为“关圣帝君”,简称“关帝”,是道教四大护法之一。 现在人们主要崇拜他为财神。 他的职能除了“治病消灾、驱邪、惩奸、巡阴”外,还包括“施政、护商、招财”。 由于他的忠诚,他被视为财神。 商人谈生意时,忠诚和信任是最重要的。 关公为人正直,忠心耿耿,因此受到人们的尊敬。 到了清代,这种信仰被社会各界所接受,崇拜尤为盛行。

重庆关帝庙几乎毁于战火。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6月20日,张献忠率部攻打佛图关(也有消息称,张献忠率部攻打通远门,用炸药炸破城墙,将城墙打碎)。城)并占领重庆。 叛军放火烧死了将军。 关帝庙正殿被烧毁,只剩下配殿,庙内道士纷纷逃亡。 清康熙三年(1655年)巡抚李国英重修。 道光《重庆府志》记载:“关帝庙在府西,巡抚李国英所建”。

后来到了清同治二年(1864年),整座寺庙重新修建,并有碑文记录了这一事件。

关帝庙为何更名为关岳庙?

民国三年(1914年),经总统令,岳飞塑像并入同一庙宇,关帝庙更名为关岳庙。

孙中山曾这样评价岳飞:“岳飞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即民族灵魂。” 因关帝庙请了一尊岳飞像,并更名为关岳庙,受到孙中山先生的高度赞扬,关岳庙逐渐名声大噪,关岳庙名声大振。 皇庙的旧名逐渐被人遗忘。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重庆各界近三万人在重庆关岳庙举行盛大的“庆祝国民革命军解放武汉大会”。 当时,重庆市尚未正式建市,人口较少。 能组织2万至3万人的集会,足见其组织能力之强和集会规模之大。 这次集会的主要负责人是中共党员尤熙(肖楚女士)。 她是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之一。 她与抗日英雄赵一曼、著名诗人臧克家是黄埔六班的同学。 尤熙住在大雁沟,离关岳庙不远。 她在街头剧《母亲心》中多次到关岳庙、较场口等地演出,展现了女性的觉醒。 她是一位杰出的女英雄。

关岳庙也是重庆袍哥的聚集地。 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在解放重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哥哥田德胜,计划在抗战时期上阵杀敌,于是他召集了一大群兄弟,聚集在一起在关岳庙。 除了纪念重庆解放31周年,他还表示要带领兄弟们奔赴抗日战场。 1942年11月10日《重庆新民日报晚报版》第四版以《兄弟奋起杀敌,田兄弟上前线,集结关帝庙忠义》为题报道了此事。 报道称,来自忠义各公社的163名代表来到重庆,与党员一起汇报起义经历。 田德胜还鼓励忠义兄弟决心舍生忘死保家卫国,带领忠义兄弟奔赴战场,歼灭倭寇。

武林英雄在此比武

关岳庙是重庆市道教活动中心。 1927年成立的四川道教联合会、1941年成立的重庆道教协会、八仙道教协会均设在寺内。 在此期间,在关岳庙里,还发生了原“中央军官训练团”首席武术教官、武术宗师万来生与“飞天蜈蚣”吴梦霞的一场斗殴。

这是吴梦霞发起的一场战斗。 比赛场地原设在川东师范大学操场(现重庆劳动人民文化宫附近)。 吴梦霞,河北人,时任“中国武术协会”会长。 抗战时期,他从北京来到重庆。 到了重庆后,他想利用自己的武艺传授武术,开设码头。 1941年,他在重庆几家报纸刊登广告,标题为“飞天蜈蚣,邀请各流派武术高手,征战西方拳击、体育界”。 看到这一消息后,重庆武术界勃然大怒。 万籁胜应重庆武术界朋友的邀请,同意挑战吴梦霞。 于是双方约定在关岳庙比武。

这一天,重庆武术界在关岳庙订了50桌,邀请武术同道前来观战。 消息传来后,数千名观众前来观看。 出于安全考虑,重庆市公安局还出动多名警力维持秩序。 原本以为,两人要大战数十上百回合,才能分出胜负。 然而,比赛台上仅仅十几秒,高手便抓住机会出击,万籁胜如闪电,击败了吴梦霞。 最终,吴梦霞在最初发布公告的多家报纸上向重庆武术界道歉。 50桌的茶水费也是吴梦霞付的。

中国远征军在这里宣誓出征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南京沦陷,重庆成为中国战时首都。 1938年10月4日开始,日本飞机开始轰炸重庆市区。

在日机多轮狂轰滥炸下,独右街遍体弹痕,损失惨重。 清同治二年重建的关岳庙正殿几乎全部被毁。 3米高的关帝铜像被推倒埋在废墟中,岳飞雕像也消失了。 虽然道士没有人员伤亡,但锚定寺庙的其中一只巨型铁狮子被炸毁,另一只后来被移到中央公园(今天的人民公园)的池塘里。

1940年4月,鉴于开展纪念抗日战争前线阵亡将士活动的需要,也为了凝聚战时首都军民抗战意志,国民政府要求迅速修复被日机轰炸的关岳庙,修复岳飞塑像,供奉岳飞忠义。 报国之志,激发了全国军民收复失地的决心。 1941年,经过重庆宗教界、工商界人士的积极筹款,在“5.3”、“5.4”轰炸中被毁坏的重庆关岳庙三层大殿在原址修复重建。

1941年农历七月十五日,重庆关岳庙连续十五天举行祭祀活动,纪念在重庆大轰炸中牺牲的同胞和阵亡的抗日将士。 当天,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冯玉祥、郭沫若等名人进入关岳庙参加祭祀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出于对民族英雄岳飞的敬意,从重庆出发前往四川抗日的将士大多都会去关岳庙,在岳飞雕像前祭拜,纹身他们怀里挂着“精忠报国”的字样,唱着《满江红》。 ”,出发前高喊“还我江山”。

关岳庙还是中国远征军出征仪式的举办地。 1942年3月29日,中国远征军新一军数万名战士在关岳庙前朝拜宣誓。 新一军军长孙立人为每位出征战士颁发了刻有“还我江山”四个字的奖章。 带字的青铜徽章。 随后,十万中国远征军怀着孤注一掷的决心从关岳庙出发,踏上了前往滇缅战场的征程。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有五万多名士兵战死沙场,安葬在异国他乡。 (作者为中国大众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

延长

佛图关重现关岳庙雄姿

新中国成立之初,关岳庙仍有道士居住。 1956年,当时的重庆市房管局提议在关岳庙修建公寓。 由于正殿涉及文物,故原样保留。 随后,关岳庙沿街人行道被改建为公寓楼,但遭到严重破坏。 除正殿、后殿外,其余全部拆除。 从此,关岳庙就隐匿在繁华的建筑公寓后面,逐渐被世人遗忘。

2009年,因旧城改造,重庆市渝中区政府决定将关岳庙迁至佛图观公园重建。 最终,关岳庙在重庆市渝中区李子坝坡137号(今嘉化桥南桥头堡,佛图观公园北侧山林区)重建。 2015年10月30日,岳王殿重建工程竣工。 关岳庙项目占地30亩。 寺内建筑有灵官殿、登楼廊、岳王殿、关圣殿、三清殿、厢房等。

如今,关岳庙建筑群高大雄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这座建筑群承载着山城的特殊记忆,成为重庆又一新的旅游景点。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 : 五国城遗址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