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山革命战役旧址

2024-04-20 -

老爷山革命战役遗址是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老爷山革命战役旧址

老爷山革命战斗遗址_老爷山战役烈士名单_老爷山战役

老爷山革命战斗遗址(第一批省级保护)

年代:1945年

地点:屯留县上连乡老爷山

1945年,著名的“上党战役”的主战场就发生在这里。 共歼敌援军22000余人。 对上党战役的最终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而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

唐代至清代,山上原有寺庙8座,137座。 它们都在战争中被摧毁了。 现在,除了一些基本遗迹(残墙被改作他用)外,只剩下一座莲花塔,上面布满了弹痕。 它是“上党战役的重要标志”。

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爷山因作为上党战役的主战场而闻名中外。 三危山因彝族九日射的神话传说和历代优秀的寺庙、道观而闻名。

老爷山革命战斗遗址_老爷山战役_老爷山战役烈士名单

老爷山,原名三味山。 屯留县城西北25公里处,属上连乡境内。 横跨北纬36.27度至东经113.46度。 东临白金铁路、金台高速公路,可直达并州; 南眺“三晋通衢”所在地玉雾古镇; 北与襄垣县毗邻。 可以听到声音的声音; 西边依偎着高山峻岭,实乃风水宝地。 此山有临山、灵山、虚灵山三座山峰。 根据并立的山峰数量,称为“啕”。 三危山的意思是三座山峰的聚集,故名“三危山”。 因当地人称诸神为“老爷”,山上寺庙众多,故俗称“老爷山”。 其主峰在东部,即临山。 三味大殿(俗称“山东寺”)位于其上,海拔1266米。 为众山之首,故老爷山又名林山。

抗日战争时期,零人八路军、县大队、游击队、民兵依托老爷山,与侵略者展开了长期顽强的英勇斗争。 日军投降后,这里是上党战役的主战场。 1945年9月中下旬,晋冀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率部解放了襄垣、屯留、潞城、壶关、长子五县。 10月初,他们在老爷山截击了阎锡山的部队。 第七集团军军长彭玉斌、炮兵司令员胡三余率领3个军8个师共2.2万余人增援上党部队。 他们激战四天三夜,将敌人全部歼灭。 这场被骗之战的胜利对最终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也是我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实现以少胜多全歼敌人的光辉典范。

至今仅存一座莲花佛塔,弹痕清晰可见。 塔高13米,呈方形,九层,密檐。 为了纪念革命先烈,老爷山战役遗址于1964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缅怀他们以往的战斗功绩,于1986年修建了纪念亭,立碑。 碑文记录了这场战斗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艰辛历程。

远古时期,老爷山有着叱咤风云的神话故事。 《淮南子》记载:“尧使羿在三危山上射九鸦,在凶水上杀九婴,在青丘沼泽上打大风。” 因为三危山有太多的神话传说。 因此,自唐代以来,山上多次修建寺庙。 宋代“封神祎灵旷王”,建大殿三座。 此后,历代皇帝都对其进行了重建和扩建。

旧时,人们视三哥大师为能掌管天、地、风、雨的显神。 山西、察、河北、山东、河南、陕西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和七月初七有两个香烟节。 外省的善男信女如蜂蚁般来到山上烧香,三群聚集。 钟声不断,金钟敲响,他们唱戏、祈雨、完成心愿。 可惜寺庙毁于战乱,只剩下莲花塔巍然矗立。 它是老爷山的标志,也是上党战役的标志。 1965年5月2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